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> 最新原创 > 正文

隧道添景观是文化错位

2014-01-26 17:32? 陆敬平?来源:东南网  责任编辑:林雯晶   我来说两句
分享到:

高速隧道内为什么要进行景观提升?”“如此装饰会不会影响行车安全?”福州交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在罗汉山隧道试点景观提升,在隧道内画上茉莉花、闽剧、三坊七巷等图案,主题是“印象福州”,昨日,不少市民致电本报968111热线提出了疑问。带着疑惑,昨日,记者再次探访罗汉山隧道,并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。(1月25日东南网)

按理说,隧道景观既美化了环境,又宣传了本土文化,提升人们对福州的印象,一举多得,值得肯定和赞扬。但是,笔者认为,虽然初衷很好,但是由于是在高速公路的隧道之中,不但效用大减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。因而值得商榷。

首先是跑马观花,效果有限。固然,壁画精美,内涵丰富,但是由于是在隧道中,效果肯定不好。试想,驾驶员在驾驶快速行进的车辆时需要全神贯注,哪还有心思去看壁画,当然也许人们会跑马观花的扫两眼,根本不可能细细品鉴和读懂内涵。

其次是分散精力,易发车祸。既然有鲜艳的壁画,来往车辆的驾驶员肯定要扫几眼,而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,说不定这两眼就是致命的。大凡车祸,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驾驶造成的。人为地制造景观,虽然是为了宣传,但是却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,容易导致车祸的发生。而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,往往是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。我想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。

再次是文化错位,值得商榷。壁画亦是文化的一种,并且因图文并茂而深受大众的喜爱。利用壁画宣传福州值得称道。但是,却选错了地方。我们如果把其建在人流集中,而且又是休闲娱乐场所,那么效果就很不一样。文化如饮茶一样,需要慢慢品评才能得其韵味,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升华。否则,就是对文化的一种赊渎。

就这件事一位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:“大都市,比如上海,隧道都有装饰,我们还是走在后面的了。”别人做了,效果如何你知道不知道?再说照搬照套也会出现“水土不服”。因此笔者建议,相关部门在办任何事情之前,都应深思熟虑,力求花最少的资金起到最大的效果。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心情版
相关评论